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 正文内容

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好不好)

4个月前 (02-07)运势256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好不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农村俗语:“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这有没有道理呢?

从农村习俗的角度来说,俗语“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是民间两种丧事孝子孝女上别人家门的禁忌。一是正在办丧事之中的禁忌;二是办完丧事后一段时间的禁忌。

下面还是按照农村办丧事的顺序来介绍,“热孝不登门”在前,“入土不拜客”在后。

一、热孝不登门

“热孝”一词,因各地风俗不同,理解不太一样。

1、“热孝”和“戴孝”意思相同

有的地方把“热孝”和“戴孝”两种习俗,作为相同的意思来理解。意思是说,亲人新丧孝服在身,比如祖父母、父母、(丈夫有的地方丈夫去世妻子要戴孝,有的地方则不用戴孝)。因此,“热孝”也好,“戴孝”也罢,一般指新去世老人的儿女,其他的亲属不包括在内(有的地方连孙子孙女也不包括在内)。

在农村,戴孝的上身的时间,根据各地风俗不一样,时间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在烧了“落气纸”和放了“落气炮”之后,孝子就要戴孝。有的地方则有讲究,要根据操办丧事的人的安排,选择时辰戴孝,但相隔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不会超过一天。

戴孝时间的长短,也就是脱孝的时间,各地风俗不同,也有差别。

“戴孝”和“脱孝”是民间传统礼仪,过去农村,大多为三年,这是古代通常的礼制。不过,这是一种统称,民间的习惯说法,古制的实际上为二十七个月,但一些地方以三年为期。

现在是新时代,一些传统礼仪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守孝的简化,也就是戴孝期的缩短。现在农村流行的戴孝期,因地方不同,各地时间的长短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有七七(四十九天)之期的,也有百日期的,有一年的,也有三年的。有些地方则完全简化了,以“三朝”为期或者“一七”,最长的时间也只有一个月,即从入土后的次日算起,三天至七天,或者一个月即可“脱孝”。

“戴孝”,在旧时农村一般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些穿孝服的地方,把老人送到墓地后,穿孝服的人要把孝服脱掉,标志着丧礼结束。这里需要要说明一下,旧时,农民不能与有身份和地位的人家相比,无需结庐守孝三年,三年皆穿孝服,普通农民还要从事农业生产,即使想守孝三年,也没有经济条件,活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真正能守孝三年的,大多为有钱有地位的人家。普通农村不可能放下农业生产不管,一心守孝,那样的话,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了。

古代朝廷各级官员,有“丁忧三年”之说。即父母死后,子女按礼制,须持丧三年。持丧期间,家里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在各级官府任职的官员,必须离职回家守制,古代称之为“丁忧”。但是,古代有“夺情”之说。

《魏书·礼志三》:“夫圣人制卒哭之礼、授练之变,皆夺情以渐。”《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况钟)因丁忧回籍,圣旨夺情起用,特赐驰赴任。”

古代“夺情”有两种情形:一是古代官吏父母去世之后,经朝廷或上级批准,离开官职,回到家里守丧,在守孝期未满的时候,朝廷强令守孝的官员出来做官。这种在守孝期间赴任的官员,可以不穿官服,而是穿素服办公,称为“夺情”。二是因朝廷对某位官员特殊需要,古代以“忠孝不能两全”,而以为国尽忠为大,经批准后,不用离开官职,回到家里守制,穿素服办公,这种也称为“夺情”。

事实上,从古代开始,对于农村普通的农民来说,“戴孝”及“守孝”的程序和方式就已经简化了,并不完全执行古代礼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当地的规矩。

如今的农村,时代发展的节奏加快,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占了大多数,守丧的规矩就更加简化了,以不影响农业生产、经商和外出谋生为前提。

过去,一些农村,在老人入土后的一段时间,比如做七、百日上坟、三年内上新坟,到了坟地孝子孝女才穿孝服,出了坟地要脱下来。但是,这并不意味“脱孝”,而是改为另外一种戴孝方式。比如,在发髻或辫子(在清朝以前,男子留长发,或者留辫子)上系白布条、黑布条,或者手臂上带黑纱。现在只有少数人带黑纱,多数人没有戴孝什么讲究了,与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2、“热孝”和“戴孝”有别

在一些农村,“热孝”指从亲人去世到入土这段时间,又称“重孝”。这些地方风俗,孝子孝女一般不穿孝服,而是戴孝布,即头上白布做成尖顶,背后拖着一片长布。人们可以从后面拖起的白布长短,可以看出戴孝之人与去世者的亲疏,白布盖了脚后跟的为亲生儿女,在脚肚上的为亲侄子侄女,到膝盖弯处的就是五服内的亲戚了,而到屁股上的就是一般的亲戚了,一些没有血缘关系的邻里和朋友,一般把白布搭在肩上,或者缠在手臂上即可。这与古代人,可以通过孝服中的“五服”看出亲疏关系类似。

按照这些地方的风俗,把老人送到墓地后,孝子孝女要立即把拖在背后的孝布缠绕在头上,不能脱掉,其他人要把孝布脱掉。在过去,孝子孝女的孝布要在头上缠三年,这就叫“戴孝之身”,但不再是“热孝”。

旧时,农村禁忌,不管是“热孝”还是“戴孝”,上人家的门去,是很不受欢迎的,尤其是“热孝”期间上别人家的门,更是不允许,否则要被人责备。但是,农村平时就是一个相互来往的社会,也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社会,你来我往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机械地按传统礼俗执行,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因此,对“戴孝”这种情况,只要不是“热孝”,或者入土后地方规定的不能上门的期限内,一般来说宽容度比较高,大多数农村不会那么古板,只是个别地方要求比较严格。

现在,这些农村,把孝布缠在农村的人已经极少了,大多也就缠上几天,一旦外出就脱掉。因此,除了本村或邻村在家的一些人知道哪些人有“热孝”或者“戴孝”外,其他地方的人无法辨别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热孝不登门”或者“戴孝不登门”之说了。

二、入土不拜客

入土不拜客,意思是说,新近入土老人的孝子(一般对孝女没有要求),在一段时间内,不要出门去拜访别人。

在旧时代时期的农村,这种时间的要求,地方不同,风俗不太一样,一般来说,按照“脱孝”期满后,也就是“七七”期满,或者说百日、一年、三年期满后,才可以出门拜客。

但是,能够严格按照这个要求做的,一般都是一些有身份和有地位的人家,作为普通农家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早在旧时代时期,农村对这种规矩就进行了简化。有的地方风俗规定为三天,有的地方规定为七天,有的地方规定为一个月。也就是从老人入土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三天内或七天内,禁忌出门拜客,按农村说法,就不要到别人家去串门。出了三天,或者七天后,就再也不受这种规矩约束了。

事实上,“入土不拜客”这种风俗,在一些农村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三天内或七天内,孝子不要出门去拜访别人,别人也不要忌讳上他们家的门。有一些农村风俗,老人入土后,娘舅家的人要给孝子“进财”,即娘舅带一些粮米和钱送给外甥。也有岳父给女婿“进财”的,也有其他亲戚给孝子“进财”的,这类人上门除外。

还有一些农村风俗,老人办丧事时,吃饭的桌子和凳子及其它一些用具都是向邻居借的(注:有的地方办丧事,农村人为了节省开支,按地方传统,一些用具可以相互借用,但有的地方不可以相互借用),就必须在老人下葬的当天,要把用具还给人家(一般由帮忙做事的人还,孝子不能上门还),否则,在以后的三天或者七天内,孝家忌讳别人到家里来要东西,俗称“退财”。要还给别人,也要等到三天或者七天期满后。

三、“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之说有没有道理?

“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之说,在农村主要说法是,戴孝期间上人家门上去做客或办事,或者没事时到别人家里去串门,会带来晦气。

这种说法,主要是缘于古代民俗中的禁忌习俗,人们把所有与丧事有关的事,都看作是“不洁”,农村说法就是不干净。事实上,这种禁忌习俗,主要是古人一种畏惧死亡而产生的一种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没有任何科学道理。在我国农村,一些传统民俗禁忌习俗,往往没有道理可言的。

但是,农村的一些传统习俗,关系到个人家庭与邻里和睦相处的关系,也关系到社会稳定。比如说,在农村人们的传统里,凡是与白事相关的事都非常忌讳,人们都会严格遵守,否则对双方说会出现不愉快的事,有的人因此导致邻里关系恶化,或者亲戚朋友间的关系破裂。

在农村,如果戴孝在身,又遇到很重要的事要办,非得到别人家里去,一般农村人会采取两种办法来应对。一种是到别人家的大门外把要找的人喊出来,有事到外门商量。二是把头上所戴的孝摘掉。通常来说,旧时的农村采用第一种办法的人比较多,而现在的农村,没有通讯落后的时代,采用第二种办法的人比较多。现在通讯发达了,这种事情也就好办多了。

总而言之,农村俗语“入土不拜客,热孝不登门”,从科学上来讲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但是,毕竟这种禁忌习俗在农村人传统观念中根深蒂固,也是农村约定俗成的一种道德规范,在乡就要随乡俗。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只有多替别人着想,注重生活细节,从小事做起,才能和睦相处,培养亲密无间的邻里关系。

出殡和出生,其实是一回事

撰文/编辑:水哥 | 摄影:山本昌男

如需转载,请联系水哥授权


这是 漂在一座城 原创的文章







早上出门的时候,迎面撞见一队出殡的人。

队伍稀稀拉拉,有个大概十几号人。

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小女孩,抱着奶奶的遗像。

七月的上海室外跟桑拿房一样,他们穿着戴帽子的孝服把人罩在里头,想必肯定很热。

看照片,老人离世的时候年纪估计不小,大概是喜丧。

所以虽然是在送葬,整个队伍反倒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 山本昌男 作品 ▼

都说生死之外无小事。

但经历过才发现,生死本身,其实亦是小事。

我所记得最难熬的时候,都是亲人离世之前。

是亲人离世之前,而不是离世这件事情本身。

我爷爷和奶奶去世之前,我都在身边。

我能清楚地看到一个老人,是如何从和蔼可亲到行将就木的整个过程。

那个过程里,所有人都知道即将发生什么,但所有人都不知道做点什么。

爷爷去世之前,身上生疮。

苍蝇永远是最先知道,什么东西是要腐烂的。

所以它们会在死人身上产卵。

当父亲坐在院子里,从爷爷腰上的疮里,用镊子夹出一条蛆虫来之后,整个人就暴躁了许多。

有时候会莫名地咒骂,也不知道骂的是什么。

最后那几天的时间,我被禁止跟爷爷脸对脸。

村里那些懂的人说,人死前呼出的气,是死气,对人身体不好,尤其是小孩儿和年轻人。

其实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人,没几天活了。

但大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在床上苟延残喘,心中惴惴不安地等待那一刻到来。

那一刻并不是哀伤,而是解脱。


▼ 山本昌男 作品 ▼

人们总是在千方百计地挽救生命,但生命,从来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是出生还是死去。

新生命的诞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

注意,是诞生,而不是新生命本身。

人们似乎在乎的永远都是人怎么来的和怎么没的,而不是人本身。

盖因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吧。

比如孩子出生,要记录下这个时刻,往后生命里的每一年,都要纪念一下这个时刻。

比如孩子满月要办满月酒,这叫昭告天下,这是这个新生命第一次在那么多人面前粉墨亮相。

比如不孕不育是个病,生不出孩子的夫妇到处求医问药求神拜佛。

......

但拐卖儿童的,校园欺凌的,甚至是家庭暴力的,当初,不就是为新生命诞生欢呼雀跃的那些人吗?

人都是同样的一批人,做出来的事却毫不相同。

人性确实是个难以捉摸的东西。


▼ 山本昌男 作品 ▼

我曾路过过高原上的天葬坑。

并没有接近,只是在高速路上,旁边的同事告诉我的。

天空上翱翔着几只秃鹫,裸露的岩石在湛蓝的天空下,有一种亘古的荒凉感。

那大概是生与死最原始的印记和界线。

随着年纪变大,大家好像都在经历生命的周转和来回。

同龄的朋友,大多数已经为人父母。

而每隔一段日子,也总有亲人离世的消息传来。

我们会在消息传来的那一刹那,经历巨大喜悦与悲伤,却很难带着这股情绪进入生活。

生活,还是那个古井无波的样子。

有人离去,我们目送。

有人来临,我们欢迎。

它也只是个仪式感而已,而不会给生活带来任何其他的印记。

那些厨房里的烟火,老板在开会时说的废话,出地铁时燥热的空气,点外卖又上涨的配送费,门口水果摊西瓜的甜香,还有你妈让你多喝热水的微信。

那才是生活。

而到来和离开,都只存在于一瞬间。



-

钱塘江上潮信来

今日方知是我

农村老人说“出门遇三事,提防有祸灾”,到底是哪三事呢?该看看

#在头条看见彼此#

腊月份到了,也就意味着春运即将拉开序幕了。因为今年的春节比往年早,所以春运也提前了,如今距离春运也就不到半个月了。

而春运到了,自然很多人就要踏上回家的路途了。但是出门走远路,向来都是一件大事。有些人就很注重这些,还会特意选一个好日子才出远门。老辈人也常说“七不出门,八不归,九日出门空手回”。


即农历逢七的日子不出门,而逢八的日子不要回家。如果是逢九的日子出门就往往容易空手而归。现在有些年轻人不以为然,可是老辈人对此还是比较认可的。

另外关于出门,农村还有一句老古训“出门遇三事,提防有祸灾”,那它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吗?还是该看看!

①出门遇到鸟拉屎在身上。

鸟是在农村很常见的动物,在农民的屋檐下有燕子,而房子附近则有喜鹊和麻雀等。但是这些鸟类虽然爱在村庄附近活动,可它们却一般不会靠近人类,因为鸟类也是比较胆小的,它们警惕性很高,看到人类靠近了就会飞走了。


可是如果在即将出远门的日子,或者是想着出去办事,但却突然有鸟从头顶飞过去,并且还顺便把鸟粪落在了我们的身上。那遇到这种事情,就尽量不要出远门了。如果是想出去办事,也尽量是打道回府,最好是再选一个日子。不然就往往办事不顺,或者是容易发生一些倒霉的事情。

大家也不要以为这没什么,古人这样说还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出门的日子要去办事情,这本来就心情很开心。但却突然有一只鸟拉的屎掉在身上,肯定会认为这个是非常晦气的事情。何况这样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可却偏偏让你遇到了,肯定是内心很不愉悦的,认为自己很倒霉。


而人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真的很容易出错,做的事情也容易失误。但如果你隔一天再去的话,心情就会更好了。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好心情干任何的事情也就更有劲了,做起来就会事半功倍。

②出门就遇到动物挡道。

你们可有遇到出门的时候,被一些动物挡道呢?笔者之前就遇到过,是开车去外地办事,当时在路中央有一头老黄牛挡住了去路。我就按了几次喇叭,但这头老黄牛就是一动不动。就在我想要下车去驱赶它的时候,同车的一个老人就跟我说,要不我们等等吧,让它走了我们再过去,不急着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前面有人开车往回走了,告诉我们说前面的路因为下大雨发生了山体滑坡,路面基本被泥土和石块破坏了,过不了车了,最好是改其他的路走。当我对牛投来感谢目光的时候,发现它居然慢悠悠走到路边去吃草了。

在农村里老辈人就常说,出门的时候如果遇到有老牛、老狗挡道,还有在野外看到路中间有蛇拦路了,最好是停一停,等过一会儿了在过去,真的不要急于一时,可能前面就真的会发生不好的事情,如果是要出远门就换个日子再去。因为很多动物都是有“灵性”的,特别是动物在感知危险方面的能力,要明显优于我们人类。


笔者之前也是不相信这些说法,可是经历过这一次后就明白了,老辈人说动物有灵性,这个真的不是“危言耸听”。

③出门听到“乌鸦叫”。

乌鸦虽然不怎么招人喜欢,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把它视为一种不祥之鸟。但是不可否认,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其智商是非常高的。从小时候的课文《乌鸦喝水》就证明乌鸦的智商不低。

之所以乌鸦不怎么招人喜欢,就是因为它浑身黑色的,看起来就有点神秘。再加上这种鸟类爱吃腐尸,所以大致对其更是没有了好感。而在民间更是有着“喜鹊报喜、乌鸦报丧”的说法。


但实际上乌鸦和喜鹊是近亲的关系,它们都是鸦科、鸦属的鸟类。如果是要出门的日子,突然就听到一群乌鸦从头顶飞过去,这样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预兆。

因为民间认为乌鸦是一种不祥鸟,而且它们的嗅觉非常的灵敏,一般当有老人去世了,或者是刚下葬的新坟附近就容易出现成群的乌鸦,并且还能听到它们发出叫声。其实这也是乌鸦在呼朋唤友,在呼唤它们的小伙伴过来吃东西。


所以在临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乌鸦叫这可并不是什么迷信的事情,真的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急事,还是能缓一缓就尽量缓一下。而就算是急事,也要等等在去处理。因为就像老人常说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安排。

写在后面

看似这句老祖宗传下来的古训是有点迷信的色彩,是科学解释不了的。但是它们经过数代人口口相传,这也说明其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就如农村的老人所说,动物都是有“灵性”的,而这个灵性就往往是体现在它们对危险的预知方面。如果它们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确实是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可有遇到这样的事情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农村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赵本山演过一部叫作《落叶归根》的电影,在电影里面他的工友因为饮酒过量死了,为了省点钱,于是就带着工友的尸体上路回家了。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叶落归根都有着很深的执念的,人总要生老病死 ,而葬礼作为人生中最后一个重要仪式 ,人们都非常重视,毕竟死者为大,想让逝者在人生最后阶段走得安详一些。然而在农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这句话里面的冷棺和热孝所代表的含义,你真的了解吗?

冷棺莫入村

其实不管是在古时候还是现在,人们为了生活,都会四处奔波,外出谋生。过去祖先在外面做官、做生意、做劳役、刑拘、游学等等,在古时候社会不是很太平,经常发生战乱,于是客死异乡的事情那是很正常的了。但是在古人的观念里面,都要入土为安,落叶归根的思想,然而当这些人被运回来的时候,一般是不会让进村的,主要还是害怕瘟疫的传播,害怕她们身上带有瘟疫,于是就会快速简单的把丧事办理了,以此来避免瘟疫带来的威胁。

由于医疗水平有限,对很多疾病是无能为力,尤其是一些瘟疫 ,那是防不胜防。因为它是一种传染病,是很难控制的,只能眼睁睁地等待死亡。所以那时候人们对瘟疫都是十分恐惧的,那对人类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

其实这样做的原因源于人们的自我保护,过去医疗水平有限,并且流行土葬。若是客死他乡在运送的归途中,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没有那么多的保护措施,路阻且长,那个时代车马慢,交通不便,当运回尸体的时候,很可能会已经腐烂或散发恶臭,这时候就会影响街坊四邻,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因而最好这种尸体都不要运回村子里。而是要在村外停灵,在村外办理丧事的事宜,只能在村外搭建棚子,流程简化直接下葬。

热孝莫登门

若是家里有亲人刚刚离世,刚刚处理丧事,时间还没有满一个月,孝子仍然穿戴孝衣。这就叫做“热孝在身”,若是穿戴孝服到别人家中去,既是对别人家不尊重,又给别人家带去晦气,会让别人家产生不高兴的心情,会伤害别人家的感情的。

丧事过去一个月,叫做“满丧月”,就可以开禁;有的家族或地方,脱热孝的时间是49天,即七个期日,分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共四十九天,才能脱热孝;有的过去是官家,一般热孝是三年,即要为离世的亲人守孝三个春秋,即三周年。

古代人一直都有守孝的传统,守孝分为家孝和国孝,孝道文化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礼节。在《红楼梦》里王熙凤找来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去衙门告自己的丈夫国孝和家孝期间停妻再娶,古代国孝期间大家连娱乐活动都不行,更别说娶妻这样的大事了,这不但是违反伦理道德的,更是违反国家法度的。

不过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太一样,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习俗,但是这些习俗总体上还是相差无几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们对葬礼的观念也在改变,有很多习俗也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之丧葬习俗 (一)

人类丧葬的一系列活动,实际上是由死者快要断气时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

在死者的亲属发现人将要死时,通常要做的有以下几件事:

1、以各种方式试探亲人是否已死,以防不测

2、以各种方法挽救亲人的生命,希望用活人的诚心使亲人能起死回生,或者设法使活着的人可以继承他的香火。

3、在人临死或新死时就举办各种活动,以便死者在死后能达到活人所希望的目的。

一、招魂

当人将要断气时,人们要用很轻很轻的东西放在人的口鼻前,以此来看他是否还有呼吸。同时,死者亲人挥舞着死者的衣服登上房屋顶,大声呼叫死者的姓名,连喊三声,而后把死者的衣服扔到屋下,有人接着,盖在死者的身上。目的是祈求鬼神,希望让死者的灵魂从阴森的冥界回到尸体上。这是生者在尽最大的努力挽救死者,叫“招魂”。

二、接气

当人将要断气时,由他的长子用一个红绸做的小布袋,里面装上金银和五谷,放在死者的嘴边接气,以表示家庭后继有人,运气不绝。如没有长子的将由次子接,无儿子的由女儿接。无儿无女的由伴侣接或者最亲的亲属接,总之,要把气接住。

三、烧落气纸

也称作“烧落头纸”,在人快要断气时,亲属就开始撤下他铺的床单,将他一定位置,头要向着西方。当人断气后,亲属便开始烧纸。通常都是放在锅或盆子里烧,一直把它烧满为止。就是说人死之后都要到阴曹地府中去,而在这条路上有各种鬼魂把关,必须烧纸钱给鬼魂用,这样才能到阴曹地府。

四、报丧

凡有儿女的人家,如有亲热亡故,家属要按男左女右的习俗,在自家朝街的门旁贴上已长方形的白纸,上面书写上死者的姓名、官爵、生卒年月好孝子的姓名,这叫做“丧报”,也称为“报丧贴”。这样就告知别人丧家自己有重孝在身,除特别的亲属外,不便去别人家报丧,因此在自家门楣上贴上报丧。

五、哭丧

当人刚死时,丧家的主人就开始哭,包括兄弟及家里的女人。当外嫁的女儿要回家吊丧时,人还未进门,便哭声大作,娘家人听到后,马上出去接待,到停丧的地方也开始一起大哭。

六、穿老衣(寿衣)

寿衣是指人死后换上的衣服,这种衣服是一直穿到最后入殓的,因此叫做寿衣。当人即将断气或者刚断气时,死者的家属就马上给他换上干净的内衣,这叫做“小殓”。然后再准备入棺时,还要再穿一次衣服,这一次要换上的是干净整洁的外衣,就像要出门做客一样,要穿上庄重的礼服,不过这一次是要在另外一个世界做一次长久之客,所以他的亲人们对这最后一次衣服选择就格外重视。

寿衣袖子要长,要能遮住手指,忌讳短袖露手。否则,后辈儿孙就衣不遮体,伸手要饭。同时,寿衣不能用纽扣,只能用布带,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皆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接着就是为死者进行沐浴礼。沐浴时,脱去死者的衣服,用盆盛水,用勺子舀水往尸体上浇洒,再用细葛制成的絺巾洗擦。死者咽气以前必须把寿衣穿上,否则死后不好穿;二是人死之后在穿,就表示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无衣。寿衣都是提早准备好的。通常在闰年闰月缝制。

七、噙口钱

人刚咽气,要赶紧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在口中。“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进死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端拴在寿衣布带上,防止滑入腹中,待装殓时揪掉红线。

关于“噙口钱”,民间说法有三:一是把钱称为“宝”,把钱放进死者嘴里叫“口中含宝”,含吉祥之意;二是说人辛苦一生,不管遗留多少,“噙口钱”是最后带走的“落头”;三是说人死了就变成了“鬼”,“鬼”还要投胎在托生,再变人,有了“噙口钱”,来生不受穷。

八、停床

当亲属为死者清洗完毕后,遗体通常要在家中停放一段时间,如果是小孩,就要当天下葬,青壮年停尸一到三天,老年人停尸的时间要久一些,当然还要根据风水艺人所确定的下葬日期而定停放的时间。

人死后,要把他的身体放好,身下铺上谷草,谷草的根数根死者的寿数相等,尸体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住,俗称“苦脸纸”。尸体入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称“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到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死人会突然起来,碰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恐怖。麻绳在盛殓棺时解下来。

九、入殓

入殓的仪式有小殓和大殓之分。

小殓指给尸体裹上衣裳,地位越尊贵,所裹的衣裳越多。

大殓指把裹上衣裳的尸体装进棺材里。

小殓大殓统称为“入殓”。

尸体入棺,要摆正尸位,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指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材壁之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作为固定物,防止摇动。这样就可以盖棺。俗称“合龙口”,一旦合了就再不能开启。俗语说:“宁哥千里远,不隔一层板”。

“入殓”时,如果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到,“龙口”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空隙,等他们看了遗体之后,才能“合龙口”。

从入殓后到出殡前灵堂要点长明灯,棺材头部还要点一盏油灯,俗称“点脑头火”。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密木堂赞同其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Bear1023@189.cn,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mimutang.cn/11837.html

“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出门遇到出殡是吉是凶好不好)” 的相关文章

2006年属狗的男孩运势_2006年属狗男孩2021年命运

本文目录一览: 1、2006年属狗2024年运势及运程 2、2006年属狗2025年运势如何? 3、2006年属狗一生学业运势详细解析 4、06年属狗人2024运势运程 2006年属狗2024年运势及运程 在2024年,2006年属狗的人有望在事业上取得显著进步,他们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

属猪的双鱼座男生命运_属猪的双鱼座男生命运如何

本文目录一览: 1、属猪的双鱼座男生的爱情观如何呢,花心吗? 2、2024年属猪双鱼座运势解析 3、属猪双鱼座男性格特点 属猪的双鱼座男生的爱情观如何呢,花心吗? 一切另一方来定属猪双鱼男生对于感情并没有自己属猪的双鱼座男生命运的观点属猪的双鱼座男生命运,她们的爱情观是对方来定就行的属猪的...

2024年属蛇人的全年运势及运程_2024年属蛇的运势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1、2024年属蛇人的全年运势属蛇2024年运势及运程 2、属蛇的人在2024年综合运势详解 3、1989年属蛇人2024年运势及运程详解 4、2024年属蛇运势及运程 5、1953年属蛇人2024年运势及运程详解 2024年属蛇人的全年运势属蛇2024年运势及运程...

七一年的猪2024年的运势_七一年的猪二零二一年的运势

本文目录一览: 1、查一下七一年属猪今年的运势 2、七一年属猪女2023年运势如何 3、今年七一年属猪命运如何 4、1971年的属猪的一生的幸运色是什么颜色? 5、七一年属猪男每月的运势 6、七一年猪男2022年运势财运怎么样 查一下七一年属猪今年的运势 1、财运方面,属猪人今...

1997年属牛人2022年运势男性_1997年属牛人在2022年运势男

本文目录一览: 1、25岁1997年的属牛男2022年上半年运势怎么样? 2、25岁1997年的属牛男2022年下半年运势怎么样? 3、25岁1997年出生的属牛人2022年下半年运势怎么样? 4、97年出生的25岁属牛人2022年财运解析,事业运程怎么样? 5、97年出生的25岁属...

86年虎女2023年财运_86虎女2023年财运方位

本文目录一览: 1、86年2023年的运势,74年属虎人2023年运势运程 2、86年属虎女35岁财运,1986年属虎36岁运气如何女士 3、86年女属虎2023年运势及运程,86年虎女2023年每月运势如何 86年2023年的运势,74年属虎人2023年运势运程 2023年对于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