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金蟾一定要买铜的吗(金蟾摆放在家里哪个方位最佳)
大家好今天来介绍买金蟾一定要买铜的吗(金蟾摆放在家里哪个方位最佳)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房子里有这东西竟能旺财运
- 2、人蟾之间:从嫦娥变蟾到金蟾登仙
- 3、金蟾抱鲤背后的真相,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 4、俗语“要想家道旺,三物往家放”,具体是哪三物?有可信度吗?
- 5、吉善缘《聚宝金蟾》金蟾招财摆件 三足全铜蟾蜍客厅店铺开业礼品
房子里有这东西竟能旺财运
最近特流行土豪这一新名词,很多人都想着自己哪天也能成为土豪过上人上人的生活。一些人认为土豪可不是那么随便好当的,要有殷实的家底,那么事实果真如此。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命二运三风水”命理无财,运气又不好的时候,何不调理下家居风水,风水环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饮食起居,也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财运。调理好了,你的运气也会跟着上来,一举多得。下面徐墨斋给大家介绍让你摇身变富豪的5大风水:
这类风水使你旺财
一、2015年正北方飞八白财运星
家居中想要招财和旺盛财运沙发的方位在2015年可以摆放在正北方,因为正北方在2015年财气最旺盛的方位,在这个方位一般都能够旺盛好的风水磁场,会有财运滚滚而来,而且沙发是全家人都安坐的地方,那么全家人都能够沾染到财气。
二、最招财运的办公位置
风水学上认为背有靠山,代表有贵人相助,所以在办公室最理想的座位,便是背墙而坐。也就是背后有靠山也就是实墙来作为靠,那么在风水上面则会很有利于人的运势,也说明着住了在行事方面会得到贵人的相助,能够旺盛磁场。
三、书房安置在家中的文昌位
书房是影响主人事业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书房都应该安置在家居中的文昌的方位,因为文昌方位能够提升人的事业运和钱财运势,可以改善人的思维,助旺主人的事业运势,当然对于书房文昌的方位,可以摆放“文昌塔”能够专业的旺盛磁场,带来好的风水影响。
四、卧室大床要安置在吉位
卧室中床的方位应该安置在家居中的吉位,床的方位是有利于提升主人的感情的运势,床位不宜安置在窗户底下,安置在窗户底下会有破财和耗财的说法。
五、通过吉祥物来改运增财。
在本命财位上摆放开光吉祥圣品可以增强财运。比如香港七星堂推荐的招财四宝,七星金砖,七星乾罡镇,极品貔貅金蟾葫芦,独角催财铜貔貅。结合命主命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摆放在由专业大师所指点的财位上,能够有效的增强财运。
最后,在风水学上,气流代表财运的运转,室内空气要流通畅顺才能财运亨通。一般来说,在开窗后,从外面吹进屋的风不宜太大,要以和缓的柔风为最佳;总而言之,室内的气流,以冬暖夏凉为最好的。
提升好运的风水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下,不管是在官场,还是在职场,更或者是在求学的莘莘学子身上,我们都能感受到,人们在金字塔上奋斗,一个踩一个往上爬的残酷现实。为了能有更大的能力,更好的收入,人们都梦想着自己能成为所在行业的能人。
在人山人海的社会里,确实是有一些人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爬上能人宝座,但是却有更多具有相同条件的人被别人踩在脚下,这是为什么呢?风水大师许少锋指出,要想成为一个能力,一定要有好风水来提升其运气,不然尽管其再怎么聪明,也可能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情况发生。
风水大师许少锋介绍,人从一出生开始便和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人今后的人生旅途如何,运气好坏,事业家庭是否顺利,从一开始的取名,到其家居风水,工作环境风水都息息相关。
不管是住宅风水还是办公室风水,若是风水环境好,则会提升主人的旺气,使其做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好风水将会护卫其成为这个行业的能人。若是风水不好则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羁绊其事业的发展。
所谓命运,即是“命”和“运”的结合。“命”即是我们的出生时间,是改变不了的。但是“运”却是受很多方面影响的,要有好的运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运用风水。要在职场上叱咤风云,首先处理好办公室风水。
要使自己成为职场上的能人,首先要有好的工作思路,好的点子。现如今,绝大多数人的办公工具是电脑。因此,要想自己拥有活跃的思维,就要将电脑放在文昌位。风水大师许少锋讲到,办公桌的文昌位要根据自己的出生年份来推算。
算出自己的本命文昌位,将电脑放在这个地方,自然就会使自己思维活跃,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在众多同事当中有出色的表现,进而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要有好的风水好的气场,必须要保持办公桌的干净整洁。若是办公地方杂乱无章,只会招来不好的气场,影响人的工作情绪,以及判断力。导致容易犯错,虽然工作很努力,但总是做不出成绩,业绩不突出。
所以,要有好的风水,好的运气,成为职场能人,首先就要有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
再者,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办公地方光线明亮,不可昏暗。办公地方光线不好,容易导致工作不顺心,或者是招小人暗算。即使开灯,也没有自然光线的效果好。俗话说“光不亮,运不旺”。要想自己前途一片光明,首先要有一个光明的办公环境。
此外,办公桌的摆放也是异常重要的。风水大师许少锋讲到,办公桌的摆放,要后有靠山,前面宽阔。办公桌后面可有高大的书柜,后者是墙作为靠。“靠山”在风水学上指有贵人相助,有上司的提拔。
而办公桌前面要宽阔,则代表着在工作上有空间让自己发挥,代表着前途一片光明。由于,很多基层的职场人员可能没有办法使自己的办公桌前面宽阔,但是最起码不可使办公桌的前面是柱子或是墙,亦或是堆满阻挡视线的杂物,一点喘气的空间都没有。
要提升自己的旺气,除了按风水理论来摆放办共桌,不触犯风水禁忌外,可在自己的旺位上摆放一些开运物品。跟文昌位一样,每个人的旺位也是各不相同的。
当风水师算出了旺位后,女性可在上面摆放红色丝带或粉晶,以起到增强人缘运,使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工作得到同事的支持,上司的信任。男性在自己的旺位上摆放水晶则可催旺事业运,使自己更快的获得加薪升职的机会。
风水大师许少锋介绍,营造好的风水环境,以提升运气使自己成为能人,除了跟办公室风水有关外,亦是和家居风水有关。风水调运方法十分复杂,要根据现在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从风水、五行和宗教等方面入手,做一个全面的策划。
经过风水大师许少锋全面策划的风水环境,很快就能修复、调整风水环境的气息,使好的风水环境产生有利的气场祝旺人们的运气,使人们称为职场上的能人。
提升财运的家居风水
一、居家风水的明财位
1、什么是明财位
明财位即是客厅的财位,在居家风水中,客厅的最重要方位被称为“财位”,客厅财位关系到全家的财运、事业、声誉等的兴衰,所以财位的布局及摆设是要引起重视的。财位的最佳位置是客厅进门的对角线方位,这包含以下三种情形:假如住宅门开右边时,财位就在左边对角线顶端上;假如住宅门开左边时,财位就在右边对角线顶端上;假如住宅门开中央吋,财位就在左右对角线顶端上。
2、客厅财位的注意事项
客厅财位的注意事项:1、禁忌无靠山;2、财位应平整;3、财位忌凌乱振动;4、财位忌受污受冲;5、财位不可受压;6、财位宜亮不宜暗;7、财位忌水;8、财位宜放吉祥物;9、财位宜坐也宜卧;10、财位植物要讲究。
3、如何布置家里的明财位
在明财位摆放招财的吉祥物,能增强客厅财气的气场,增加财源广进的机会。而明财位可摆放的吉祥物有:三脚金蟾、天然黄水晶、黄玉貔貅、天财入库、黄玉如意以及发财树和富贵竹。
二、居家风水的暗财位
1、什么是暗财位
有明财位就有暗财位,家里的暗财位是根据飞星中的紫白飞星,取其生旺的方位即可。如:坐北朝南的住宅,暗财位在西南、正北。坐南朝北的住宅,暗财位在东北、正南。坐东朝西的住宅,暗财位在正东、正北。坐西朝东的住宅,暗财位在正南、西北、东南。坐东南朝西北的住宅,暗财位在西南、东南。坐西北朝东南的住宅,财位在正西、西北、正北。坐西南朝东北的住宅,财位在正东、西南。坐东北朝西南的住宅,财位在西北、东北。
2、暗财位的布置有何喜忌
如果大门正好在暗财位,则财源较多。在暗财位摆放音响、钢琴等,可敲动财星,增加财源。也可以在暗财位摆放吉祥物,这与明财位大致一样。暗财位处不宜摆放水流或瀑布图,这种含水流动的图象征财运起伏不定,财来财去。若是摆放山水图,则水流不能向外,向外象征家财外流。暗财位也不宜摆放尖叶植物、有刺的植物。
三、家居餐厅如何催旺财运
1、如何利用餐厅的镜子增强财运
在人们的生活中,饮食和穿着占了很大比例,它们几乎代表着人的生活水平。因此,“锦衣玉食”也是财运的一种。要想提高生活质量,就得注重餐厅的布局。餐厅是家庭财库的象征之一,可以在餐桌的侧边安置一面镜子,由于镜子的反射作用,餐桌上的食物就会变成双份。风水上常说:“有形必有灵”,双倍的食物象征了双倍的财运。为了增加财气,还可以在餐厅挂水果图,尤其是饱满的果实,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2、如何利用色彩让餐厅守财
餐厅是财库之一,财库的作用就是守住财运。沉静的餐厅,可以让家庭的财运稳定不流失。因此,餐厅要以沉稳的色调为主。餐厅的西边代表“食”和“禄”。若想增加家里的财运,可以在餐厅的西方增加黄色元素。在西边放置黄色的花朵,或者摆放黄色的相框框住食物相片都可以。
结语:看了这篇文章大家是不是知道了,其实土豪和殷实的家底并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你在家里面注意一些风水问题,以及居家风水的暗财位就能使自己摇身变土豪。以及在注意财运风水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提升自己好运的风水。
人蟾之间:从嫦娥变蟾到金蟾登仙
任疆
在中国文化史上,蟾蜍是一种神奇的存在。自古以来,外表看似丑陋的它却承载了古人天马行空的绚丽想象:从原始的生殖崇拜到永生信仰,再到与神话结合成为月亮的象征,随后又加入了道教的神仙体系,融入了五行和阴阳观念……正因如此,蟾蜍身上汇集了生殖、长生、受水、辟兵、吐金等多项奇幻技能。时至今日,许多有关蟾蜍的典故和风俗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早在新石器时期,蟾蜍就已进入了我们祖先的视野中,成为最早的图腾崇拜之一。那时的氏族社会正处于从狩猎采集向定居农业发展的阶段,人类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有限,自然灾害、部落冲突对整个族群的繁衍带来了严重威胁,于是原始部族不得不通过高生育来保证族群的延续。在先民们的眼中,生育是一种上天赋予的神圣力量,于是能够产下大量卵的蟾蜍成为了生殖崇拜的图腾。
图1:查海文化蛇衔蟾蜍陶罐及细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中,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蟾蜍浮雕筒形陶罐。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筒形陶罐上,还有一只蛇吞蟾蜍的浮雕(图1-右),这或许是后来女娲造型的雏形。后来,中原一带进入到仰韶文化时期,在前4800-前4300年的半坡聚落遗址,出土了蟾蜍的陶塑(图2-左上);在前4600-前4400年的姜寨遗址,出土了绘有鱼和蟾蜍纹饰的陶盆(图2-右上)。再后来,随着仰韶文化向西传播发展,在前3000-前2650年的甘肃、青海马家窑聚落遗址的陶器中,也出现了大量蟾蜍和蝌蚪的纹饰(图2-下)。
图2:新石器时期陶器上的蛙和蝌蚪纹饰及陶塑蛙
后来,中原地区进入到铜石并用的龙山文化时期,在前2400-前1900年的陶寺遗址中,首次出现了铜质蟾蜍(图3-左上);与此同时,龙山文化中的煤山类型向南发展,与长江流域的石家河文化相结合,在前2100-前1700年的肖家屋脊文化孙家岗遗址瓮棺墓中,出土了疑似来自于石家河文化的玉蟾蜍佩饰(图3-右上)。然而,蟾蜍陶塑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前1600-前1300年的二里岗文化时期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中,仍然出土了灰陶蟾蜍(图3-左下)。除此之外,历经一千多年后,曾经的马家窑文化的后代已被中原地区的人视为“西戎”,其中的一支在商周之际朝东北方向长途迁徙,最终来到了燕山脚下,形成了山戎部落。在春秋时期的山戎遗迹中,发现了蛙面蹲坐石人(图3-右下)。如果考虑到游牧民族在生产力上的落后,大自然对于部族繁衍仍然构成了挑战,那么蛙面石人就可以被视为上古时代蛙生殖崇拜的延续。
图3:铜石并用时期的蟾蜍形象与游牧文化的蛙面石人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里的创世女神,不论是从名称上,还是造型上,女娲都与蛙有密切的联系。从名称上而言,当代学者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一书中提出,“女娲就是女蛙,是主管生育的蛙女神,也是率领我们迎战死亡的胜利女神。她老人家是蛙,我们的孩子才是娃”。在造型上,从一开始女娲便与另一位创世神伏羲以交尾的姿态共同出现,正如上文中所言,其原型或许源于自然界中蛇吞蛙的意象:一方面,蛇与蛙一样,同样有冬眠的习性,在古人看来也拥有永生的力量;另一方面,蛇的繁殖力也十分强悍,于是人们基于蛇吞蛙的场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辽宁凌源三官甸子青铜短剑墓中蛇衔蛙造型的铜饰(图4-左)。到了汉代,按照《帝王世纪》中“疱牺氏(后世音谬为伏牺)……蛇身人首……制嫁娶之礼,取牺牲以充庖厨”,“女娲氏……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的记载,人们根据这两位创世神在生育、信仰等族群繁衍方面的贡献,在蛇衔蛙造型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影响后世数千年的伏羲女娲图(图4-中、右)。
图4:蛇衔蛙和伏羲女娲交尾造型
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关注点从族群的繁衍逐渐转向了个体的长生不老,蟾蜍冬眠的习性被古人看作是能够“死而复生”,于是在它身上寄托了永生信仰。蟾蜍的“死而复生”与月亮周而复始的盈缺变化带有相近的内涵,当代考古学家严文明在《甘肃彩陶的源流》中甚至推断,新石器时期彩陶纹饰中的蛙母题体现的就是月亮神崇拜。但实际上直至汉代,蟾蜍与月亮之间的关系才通过一则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明确建立起来。《古今事文类聚》转引汉代张衡《灵宪》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旦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美丽的嫦娥义无反顾地奔月让这个原本荒芜、冰冷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天中记·卷一》转引汉代《诗推灾度》载,“月三日成魄,八日成光,蟾蜍体就,穴鼻(宋均注:穴,决也。决鼻,兔也。)始明”,大意是嫦娥奔月三天后便让月有了精魄,八天后月便开始发光成为了“月亮”,嫦娥所变的蟾蜍也显现了出来。从此以后,月亮也被称为蟾宫,东汉郭宪《汉武洞冥记》记载了汉武帝时修建的观赏月影的高台名为“眺蟾台”。
图5:西汉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蟾蜍与月
嫦娥之所以奔月后变身蟾蜍,恐怕与她服用西王母的灵药有很大关系。在西王母神话中,蟾蜍在捣制灵药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汉乐府《董逃行·欲上谒从高山》揭示了其中的缘由,其诗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玉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原来,灵药取材于中国古代神树之一的若木末端,而据《淮南子·卷四·坠形训》载,“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若木的末端是十个太阳,而“阳积精为日”(《太平御览·卷四》转引《龙鱼河图》载);与此同时,朱熹在《周易参同契注》中指出“蟾蜍是月精”,这就意味着长生灵药是取自于阳,练成于阴,其中体现了古人阴阳和合万物生的朴素观念。
在众多存世的汉代画像石上,炼制丹药的场景一共有三种:其一是蟾蜍与玉兔一同捣药(图6-上);其二是蟾蜍高抬双臂举起药臼,玉兔捣药(图6-下);其三是玉兔在捣药,蟾蜍用脚将捣好的药在盘中搓成药丸(图7-左)。人们除了服用不死灵药,还可以通过食用头上长角的蟾蜍获得长寿,《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转引《玄中记》载,“蟾蜍头生角,得而食之,寿千岁”。当然,人们对蟾蜍永生的美好愿望并不是毫无根据的,现实中的蟾蜍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解热毒的中药材,明代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经疏·卷二十二》载,“(蟾蜍)禀土金之精气,上应月魄,性亦灵异……其主痈肿、阴疮、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者,皆热毒气伤肌肉也”。
图6:东汉山东嘉祥宋山祠堂西王母画像石中的蟾蜍炼制丹药形象
图7:蟾蜍搓药丸和抱药瓶的形象
自嫦娥奔月变蟾以后,蟾蜍便成为月亮的象征。中医以蟾蜍指代月亮的盈亏循环,继而根据其所引发的人体气血的盈亏变化,规定了针灸中的时令禁忌,据《太平御览·卷四》转引《抱朴子》载,“《黄帝医经》有虾蟆图,言月生始二日虾蟆始生,人亦不可针灸其处”,此处的“虾蟆图”后来也被称为《黄帝虾蟆经》。唐宋之际,自然界中的灵异蟾蜍带上了月亮的光芒,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载,“长庆中(821-824年),有人玩八月十五夜,月光属于林中如疋(pǐ,同‘匹’)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宋代黄休复在《茅亭客话·卷五》中也记载了伪蜀的一位村夫将捉到的白蟾蜍在市场上售卖,一位王姓医工花了一缗钱买回家后,“所止虑其走匿,因以一大臼合于地,至暝,石臼透明如烛笼”,蟾蜍发出的光居然能把厚厚的石臼照得像灯笼一样,于是“王骇愕,遂斋沐选日,负铛挈蟾,辞家往青城山”,这种异兆之下,王姓医工打包行李,辞别家人,带着蟾蜍前往青城山,也因此躲避了后来北宋伐蜀的战乱。
不仅如此,由于“月为太阴之精,生水在地,故为阴也”(《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因此蟾蜍成为了“受水”的对象。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卷十一》中便记载了“肉芝者,谓万岁蟾蜍,头上有角,颔下有丹书八字再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以其左足画地,即为流水”。在农业社会,降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的收成,于是蟾蜍便承载起了祈雨的使命,西汉焦延寿《焦氏易林·大过·升》载,“虾蟆群聚,从天请雨。云雷集聚,应时辄与。得其所愿”;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卷第十六》中记述了祈雨仪式的具体步骤:“凿社,通之于闾外之沟,取五虾蟆,错置社之中,池方八尺,深一尺,置水虾蟆焉,具清酒、膊脯,祝斋三日,服苍衣,拜跪陈祝如初”。后来,这种风俗逐渐消失,甚至到了明代万历年间,据《万历野获编·卷十九》载,有一年天下大旱,为了祈雨禁止杀生,皇帝身边的给事胡似山“上章请禁捕鼃(注:蛙的异体字),可以感召上苍”,结果却引来了汤显祖的嘲笑,还送给他“蛤蟆给事”的绰号。尽管如此,祭蛙求雨仍在一些偏远地区保留了下来,并融入了当地民族的神话。时至今日,红水河沿岸的壮族村寨每年都要祭祀蚂拐(即蟾蜍),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图8:蟾蜍造型的砚滴
除此之外,蟾蜍的“受水”技能也使其成为了文房砚滴(图8)和建筑排水构件(图9)的造型。宋代髙似孙所撰《子略·纬略卷八》载,“广川王(即刘去)发晋灵公冢,甚瑰壮,器物皆朽不可别,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水滴砚”,刘去盗掘了春秋时期晋灵公的墓,然后便将出土的玉蟾蜍当作了砚滴。唐宋时期,蟾蜍砚滴依然十分流行,唐代刘禹锡有诗云:“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揺风绛锦鲜”(《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南宋刘克庄也曾写下《蟾蜍砚滴》一诗。另外,蟾蜍的形象还出现在一些古建筑中承接水的部件上: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载,“通引谷水过九龙殿前,为玉井绮栏,蟾蜍含受,神龙吐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载,“旧引绥水南入茔域而为池沼,沼在丑地,皆蟾蜍吐水,石隍承溜(即屋檐下承接雨水的槽)”。
图9:唐上阳宫泄水构件石蟾蜍,洛阳博物馆藏
当蟾蜍带上了月亮的特征,其自古所拥有的“生殖神力”也赋予了月亮,继而演变为“梦月入怀,犹生天子”(《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的大吉之兆:如果诞下男婴,在将来会成为一国之君;如果诞下女婴,亦能成为一代临朝称制的女主。“梦月入怀”最早出自《前汉纪·前汉孝元皇帝纪》中关于汉元帝刘奭皇后王政君的记载,“方妊正君,梦月入怀……年十八,宣帝时入掖庭为家人子,以配太子,一见殿内,即幸有娠,生男即成帝也”,当汉元帝于公元前33年去世后,他与王政君的儿子刘骜即位,但朝政却由王政君与其兄共同执掌。东汉末年,据《搜神记·卷十》载,“孙坚夫人吴氏,孕而梦月入怀,已而生策”,后来孙策与其弟孙权共同开创了吴国的基业。到了宋代,据《宋史·卷二百四十二》载,“章献明肃刘皇后……初,母庞梦月入怀,已而有娠,遂生后”,刘皇后即宋真宗赵恒第三任皇后刘娥,宋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改元天圣,时章献明肃太后临朝称制” (宋代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到了明代,据《明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二》载,“孝宗孝康皇后张氏……母金氏,梦月入怀而生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是年,孝宗即位,册立为皇后”,虽然张氏没有能够临朝称制,但她是明孝宗后宫里唯一被正式册封的女人。到了清代,《清实录·雍正朝实录》记载了雍正帝的生母乌雅氏“尝梦月入怀,华彩四照,已而诞上……诞生之夕,祥光煜爚(注:yù yuè,光灿闪耀),经久弗散,阖宫称异”,雍正帝出生当晚祥光普照紫禁城,这或许是梦月入怀后月亮带来的光芒,虽然未免有夸张的成分,但梦月入怀的吉兆是一如既往的。
历史上,由于古人并不知晓月食的原理,于是清代以前(注:天狗蚀月观念在清代首次出现)的一千多年都认为月食是蟾蜍所为。《淮南子·卷十七·说林训》载,“月照天下,食于詹诸(即蟾蜍的谐音)”。在古人看来,蟾蜍食月是天下灾荒和战乱的凶兆,据瞿昙悉达所撰《大唐开元占经》转引《河图》载,“蟾蜍去月,天下大乱”;《黄帝占》载:“月望而月中蟾蜍不见者,月所宿之国,山崩、大水、城陷、民流亡,亦为失主,宫中必不安”。《易纬》载,“月中蟾蜍去月,经三辰,天下道俱有逆事,臣勉君战,不出三年”。《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转引《春秋运斗枢》载,“政纪乖,则蟾蜍月精,四头感翔(注:感翔即为妖)”。
除此之外,古人也将蟾蜍的灵异视为上天的启示:蟾蜍现世是世间的吉兆,据《御定渊鉴类函·卷四百四十八》转引《道书》载,“蟾蜍万岁,背生芝草,出为世之祥瑞”;但如果只是闻其声而不见蟾蜍,或是蟾蜍出现后不久便消失却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厄运。《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转引《东观汉记》中记载了东汉初年渔阳太守、建忠侯彭宠的一则故事,“彭宠堂上闻虾蟆声,在火炉下,凿地求之,无所得。宠为奴所杀”,彭宠因未被分封而发动叛乱,在寓所的火炉下听到了蟾蜍鸣叫,挖开地面也没能找到,不久后便被奴仆所杀。《北史·卷八十九》也记载了隋代太子杨勇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房陵王时为太子,言东宫多鬼魅,鼠妖数见。上令吉诣东宫禳邪气……谢土于未地,设坛为四门,置五帝坐。于时寒,有虾蟆从西南来,入人门,升赤帝坐,还从人门而出,行数步,忽然不见”,杨勇入主东宫后经常遇见鬼魅,于是隋文帝让当时著名的阴阳家萧吉前去祷告神明,平息灾异,然而就在萧吉祭祀土地神的时候,却出现了蟾蜍入人门,跳上赤帝的灵位,然后又出人门后消失不见的异象,这或许预示了杨勇最终无缘帝位,身败而亡的命运。
到了唐代,史料中有关蟾蜍异象的记载屡见不鲜。唐高宗在位时,据《太平广记·卷一百三十九》转引《潇湘录》载,“唐高宗尝患头风,召名医于四方,终不能疗。宫人有自陈世业医术,请修药饵者,帝许之。初穿地置药炉,忽有一虾蟆跃出,色如黄金,背有朱书‘武’字。宫人不敢匿,奏之。帝颇惊异,遽命放于苑池。宫人别穿地,得虾蟆如初。帝深以为不祥,命杀之。其夕,宫人暴卒。后武后竟革命”,唐高宗为了医治头痛,在宫中挖药炉时蹦出了一只背上写有朱字“武”的金色蟾蜍,放归后在别的地方挖药炉时又蹦了出来,虽然后来这只蟾蜍被除掉,但天命难违,杀蟾蜍的宫人暴病而亡,武后也成功完成了“武周革命”。后来武则天即位后,据《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所载,“神龙中,渭河有蛤蟆,大如一石鼎,里人聚观,数日而失。是岁,大水漂溺京城数百家,商州水入城门,襄阳水至树杪”,巨型蟾蜍的离去也宣告了武周政权的灭亡。后来李隆基刚即位不久,据《新唐书·志第二十六·五行三》载,“先天二年(713年)六月,京师朝堂砖下有大蛇出,长丈余,有大虾蟆如盘,而目赤如火,相与斗,俄而蛇入于大树,虾蟆入于草。蛇、虾蟆,皆阴类;朝堂出,非其所也”,这种蛇与蟾蜍在朝堂上打斗的异象或许就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先天政变”。
蟾蜍的天启对于帝王之家如此,对于普通官员的命运亦然。《旧唐书·卷三十七·志第十七》记载了乾元年间时任礼部侍郎的李揆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李揆作相前一月,有大蛤蟆如床,见室之中,俄失所在。占者以为蟆天使也,有福庆之事”,李揆在床上见到了蟾蜍,算命先生认为这是福报,但他却没有留意到蟾蜍“俄失所在”,也就是出现后不久便消失了,这也预示了李揆虽不久后升任了宰相,但并没有在宰相之位上坐得长久,后来甚至经历了“家百口,贫无禄,丐食取给……流落凡十六年”(《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七十五》)的凄惨命运。另据《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一》转引《北梦琐言》载,“新繁县有东湖,徳裕为宰日所凿,夜梦一老父曰:‘某潜形其下,幸庇之明府富贵,今鼎来七九之年,当相见于万里外。’后于土中得一蟇(同‘蟆’,即蟾蜍),径数尺,投之水中,而徳裕以六十三卒于朱崖,果应七九之防”,晚唐名相李德裕的荣华富贵都有赖于一只蟾蜍的庇佑,而当蟾蜍现身后被人丢入水中时,也就宣告了李德裕的死期。正因蟾蜍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民间的蛙神祭拜从未断绝,到了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卷十二·青蛙神》中记载了“江汉之间,俗事蛙神最虔。祠中蛙不知几百千万,有大如笼者。或犯神怒,家中辄有异兆;蛙游几榻,甚或攀缘滑壁,其状不一,此家当凶。人则大恐,斩牲禳祷之,神喜则已”。
图10:东汉壁画和画像石中的蟾蜍舞蹈形象(左:陜西定边郝滩乡墓;右:四川博物馆藏)
在道教神话中,蟾蜍身为西王母的侍从,除了捣药的本职工作以外,还以舞者(图10)和卫士(图11)的形象出现。魏晋时期,据《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转引《神仙传》载,“葛玄指虾蟆使舞,皆应弦节,使止乃止”,蟾蜍在道教灵宝派祖师葛玄的指挥下伴随节奏,翩翩起舞。与此同时,蟾蜍的不死之身和卫士的身份,体现了蟾蜍自古以来的“辟兵”(即躲避兵器伤害)技能。春秋时期的《文子·上德》载,“蟾蜍辟兵,寿在五月之望”;如果根据陕西洋县下范坝出土的商代蛙纹钺来推测,这种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图12-左)。到了汉代,《抱朴子·内篇·仙药卷十一》中对如何利用蟾蜍来“辟兵”进行了具体的指导:“肉芝者,谓万岁蟾蜍……以五月五日日中时取之,阴干百日……带其左手于身,辟五兵,若敌人射己者,弓弩矢皆反还自向也。”在唐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上,守护天神的武将的盾牌上也绘有蟾蜍的形象(图12-右)。
图11:山东嘉祥洪山村西王母画像石中的蟾蜍形象
图12:中国古代兵器上的蟾蜍形象
到了唐代,道教中的蟾蜍成为凡人修道成仙的点化神兽。唐代杜光庭《题北平沼》有云,“宝芝(即灵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入太虚”即得道成仙。五代时,据《神仙济世良方·下卷》载,全真教北五祖之一的刘海蟾,“仕辽为相,遇吕大仙(即吕洞宾)即解印佯狂,避于秦川……吕大仙授以丹道……道成,遁迹终南太华山,生(即升)于到(即道)坛”,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亦是“偶戏金蟾成正果”。宋元时期,金蟾舞和琼花开成为了升仙的吉兆,南宋曾慥在《编列仙传》中记载了蒲江主簿王兴辞官后在秋长山修炼,“山下洞穴有千岁金蟾,见者当得道;山顶琼花叶若白檀,花开即有人升天。兴于此山九载修炼,忽见琼花吐艳,金蟾跳跃,云车来迎,白日升天”;《全金元词》收录的《挂金索·二更里》写道,“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注:北宋张伯端《悟真篇》载,“杀尽三尸道可期”),奔走如雷电。白雪漫漫,降下琼花片”,词中所描述的也是修道成仙的场景;元代画家颜辉《蛤蟆仙人像》中的仙人也是左手拈琼花枝,右手将一只金蟾托在肩上(图13)。
图13:元代颜辉绘《蛤蟆仙人像》,绢本设色,日本京都知恩寺藏
明清之际,蟾蜍修道升仙的吉兆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更受众人青睐的招财绝技。这一时期,民间根据刘海蟾戏金蟾的故事,构想出了“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刘海蟾收了一只金蟾的仙丹,刘海蟾让它吐出金钱接济四方百姓,于是家家户户便将这只生财的金蟾供奉起来。明代《金瓶梅词话万历本·第十五回》记载了上元灯会,有“刘海灯,倒背金蟾,戏吞至宝”;清代《霓裳续谱》收录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备万寿庆典“花鼓献瑞”的戏曲中,也有“好个刘海仙,行行步步撒金钱,脚踹着金蟾子,又把那丹来献”的唱辞。实际上,金蟾吐金并不是完全凭空杜撰,而是蕴涵了五行八卦的原理,据《道书十二种》收录的清代道士刘一明《西游记百回详注·第九十五回》载,“蟾者,金蟾……土能生金……广寒为纯阴之地,即‘坤’之象,土在‘坤’宫则为真,而能生物”,也就是从五行上来讲,土在坤卦中才能生金,而蟾蜍所代表的月亮是纯阴之地,在八卦中正属坤卦之象,于是金蟾才能吐出金子来。
图14:明清时期刘海戏金蟾的形象
然而遗憾的是,在蟾蜍吐金生财的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关于蟾蜍的另一种并不光彩的形象自小说家的笔下流传开来,即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这一用法最早出自明代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开封府的排军王庆看上了童贯许配给蔡京当孙媳妇的女子,结果被童府中的董虞候察觉,怒声喝止后,吐了口唾沫骂道:“啐!我直恁这般呆!癞虾蟆怎想吃天鹅肉!”后来,王镀在戏曲《春芜记》中描写了丫鬟对书生宋玉求娶小姐颇为不屑的唱词道:“看你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要想我家小姐,正是那癞虾蟆思量天鹅肉吃。”到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平儿在听凤姐说贾瑞调戏她的事情后,嘲讽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直到今天,这句带有讽刺意味的俗语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责任编辑:臧继贤
校对:丁晓
金蟾抱鲤背后的真相,原来没有那么简单
2021年3月26日,辽宁一男子在钓鱼时发现一只蟾蜍抱着鲤鱼,就拍照发到网上,随后发现,这种事情其实并不罕见,全国有许多人都遇到过“金蟾抱鲤”。
“金蟾抱鲤”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有非常好的寓意,金蟾是富贵、财运和好运的象征,而鲤鱼则象征着成功、鲤鱼跃龙门,金蟾抱鲤的寓意是“财业双收”。
其实,虽然金蟾抱鲤有很好的寓意,但实际上是个残忍的故事。癞蛤蟆为什么要抱住鲤鱼呢?这还要从癞蛤蟆的繁殖期说起,我们要注意,抱住鲤鱼的癞蛤蟆只有公蛤蟆,它们在繁殖期的时候如果找不到母蛤蟆,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是饥不择食,如果此时有鲤鱼从公蛤蟆身边经过,那可就惨了,鲤鱼的眼睛往往是癞蛤蟆“找对象”的目标之一!
由于鲤鱼的眼睛表面光滑而湿润,与母蛤蟆的皮肤质地相似,因此会被一些癞蛤蟆误认为是自己的异性伴侣,这时癞蛤蟆就会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来吸引鱼的注意,如发出特殊的声音、抱住鱼的身体等等,而抱住鱼的眼睛,则是癞蛤蟆想要保持“异性伴侣”的一种方式,并且此时鲤鱼越是挣扎,公蛤蟆的前爪就会抱的越紧,以至于深深嵌入鲤鱼的眼睛,这种状态会维持长达两个月之久,直到癞蛤蟆过了繁殖期。这么长时间下来,鲤鱼想不死都难了。
那么怎么解决这种寓意和现实之间残忍的问题呢?其实很多网友也都想到了,那就是通过一个媒介,将两者真正联系起来。在道家体系里,这种媒介最好的法物就是葫芦,葫芦能收纳万物,使万物归于一体,和谐相处。所以,在玄灵阁里,有一件特殊的法物:玄灵念珠彩铜金蟾葫芦,以金蟾为底座,中间托住葫芦,葫芦顶上横跃着一条鲤鱼,寓意财源广进、事业飞腾。店铺开业、公司转型等使用这个法物,能起到特殊效果,财业双收。
俗语“要想家道旺,三物往家放”,具体是哪三物?有可信度吗?
作为生长在新时代的我们,可能大多数人都没有见到真正的金元宝。在老人口中,还有电视上,我们确实经常看到金灿灿的金锭,那耀眼的光芒简直太吸引人了。也难怪会有无数人为了寻求所谓的宝藏而使尽浑身解数,哪怕是丢掉自己的性命。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事情,大概是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以卖老鼠药为生的人,平日里可谓是意气风发,毕竟也算是一个生意人,挣钱肯定比单纯种地的农民要多很多了。
不论是穿着,还是谈吐,都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不过此人有点小瑕疵,那就是有间歇性的精神病,所以一直没有成家,单身了一辈子。
这还不是重点,因为他家里的历史不算平常,祖上都是做生意的人,所以家里传说有金元宝,不是装饰品,而是真的金锭。
这样的宝贝,自然不会轻易被外人看到。直到他病情加剧,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又把自己卖的老鼠药给吃了,然后就口吐白沫直接归西了。
因为没有亲属,所以村里的干部就组织人手开始办后事。重点是很多人在他家里“帮忙”,差点挖地三尺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此积极还不是为了找寻所谓的“宝藏”。
因为那时候我还很小,真正的金锭貌似也被找到了,不过后来到底由谁拿去了哪里,就不得而知了。除了这个大宝藏,还有一串一串的铜钱,这个比较常见,我也亲眼看到了。
关于金银珠宝,还有古人倍加珍惜的铜和铁,是有很多传言的,比如民间的这句俗语:“要想家道旺,三物往家放”。
自然,重点在核心词“三物”上面,在软磨硬泡村里的老前辈后,我得知这里说的“三物”,第一物便是金元宝。
看完上面的这个真实身边事,是不是觉得有些可笑,家里有金元宝的人,最后被抄家了,而且还当了单身汉一辈子。唯一令他生前风光的,可能也就是每天吃饱喝足,穿了不少好衣服,住着还算不错的房子了。
这个人的祖上据说是真的旺,但遗憾的是,到了他这一辈,直接断了香火。祖业没有守住,还把多年积攒下来的家业给丢了,实在是人算不如天算。
不过我想既然古人会有这样的经验总结,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因素的。毕竟金元宝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般寻常人家中会出现的,要么是富商,要么是达官贵人。一般百姓家里充其量也就有点铜板,赶集的时候可以换点日常用品。
所以,金元宝成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也是有身份,富贵的体现。所以,直接把金元宝排在了这“三物”的首位,毕竟物质生活有了充分保障之后,才会有精神层面的享受。
古人说的这第二物,便是金蟾。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两个物体都和金有关,即便到了如今,黄金依然是最保值的物品,一个国家有多少黄金储备,也是彰显其实力如何的表现。
当然,金蟾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此物本来就有“富贵”的含义,特别是古人推崇的三足金蟾,只要它到了谁家,那这家人可就要富甲一方了。
无论是金蟾,还是金元宝,如今放在家里的也就是一个装饰品了,百分之九十的家庭不会把真的金元宝和金蟾摆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这样不仅会招人眼馋,导致物品丢失,严重的还会对自己的生命造成危险。
金元宝和金蟾都有很好的寓意,所以大家都会购买这样的摆件来装饰和点缀自己的家,同时也希望能够走上一条致富的路。
最后还有一物是指的“文昌塔”,这个东西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还特意研究了一下。据说文昌帝君是掌管文章的神仙,“文昌塔”则是文昌帝君的化身。
有人可能和我第一感觉一样,一个掌管文章的神仙有什么大不了的,一个文职嘛。我们要把眼光聚焦在古人的科举之路上,古人为了走上仕途,唯一的办法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而这样的考试中,文章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文昌帝君也就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位置,家里有一个“文昌塔”,也是寓意家里的人会有一条很不错的道路可以走下去。
最后总结一下,古人说的“要想家道旺,三物往家放”,这三物指的是金元宝,金蟾,还有“文昌塔”。这些物件都有各种样式,各自大小尺寸的摆件可以购买,喜欢的人们可以随意摆放在家里祈福,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安慰和满足。
至于这句俗语的可信度嘛,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去较真了,是和美好生活没有一点关系的。这些东西要是家里真的有,那你已经走上富裕的道路了,要是没有,那就得放宽心地去踏踏实实工作和学习,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状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吉善缘《聚宝金蟾》金蟾招财摆件 三足全铜蟾蜍客厅店铺开业礼品
吉善缘出品
口吐财宝 圆润饱满
金蟾又称“三足金蟾”,通体肥硕,满身财富。
古有成语“蟾宫折桂”,比喻考取进士。
而今作为寓意富贵吉祥的装饰物件走进了千家万户,寓意美好。
相传刘海(中国民间的财神之一)修道,用计收服金蟾以成仙,
后来中国民间便流传“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传说。
意指金蟾吐财,财源兴旺,大富大贵。
聚宝盆底座 · 聚宝盆作为一种文化和富裕的象征,深受民众喜爱。
金蟾虽然有财气,但传说金蟾与混沌、饕餮都是上古恶兽,十分凶猛。
因此常被古代的人们当成避五病、镇凶吉的吉祥物。
造型精美 · 线条明朗纹理清晰,双目炯炯有神,形象生动自然。
吉祥图案 · 背部祥云图案绵延伸展,结构对称美观,寓意吉祥。
火焰纹 · 象征光明,蒸蒸日上。
嘴衔铜钱 · 象征财源广进。
脚踩财宝 · 元宝堆叠环绕。
做工细腻 · 纹理清晰,线条流畅。
全焊封底 · 底部采用全焊的方式,精心打磨抛光,美观精致。
吉善缘出品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希望对你有用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密木堂赞同其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Bear1023@189.cn,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