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农村政策详解_90年代农民
本文目录一览:
90年代农村计划生育政策
1、9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变化一国家提倡两孩成为单独条款拿到修正案草案后,有的委员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是这次修法的主要目的,应当更加突出,建议单作规定。
2、1980年至1990年,是不允许二孩的 只能生一个只有特殊人群可以生二孩 比如少数民族 比如部分试点放开二孩的 还有农村头胎女孩的拓展资料:二孩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
3、违反国家有关收养法律、法规或者本条例规定收养子女的,依照第一款的相应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符合本条例规定可以再生育,但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生育的,应当征收 5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的社会抚养费。
4、九十年代农村头胎如果是女儿,可以生第二个孩子,但必须间隔4年以上。一或是父辈有人没有儿女,家里人丁稀少的,可以生两个孩子。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各地情况不同。
90年代独生子女政策
法律分析: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夫妻双方各发给50%。原则上应当按月发放,经发放单位同意,也可以每年领取一次。当年没有领取的,不予补发。具体发放渠道:有工作单位的人员,由所在单位发给。
对自愿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不再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不再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相关奖励优待政策。之前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继续按规定的条件、标准、年限,享受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
法律主观:每年960元,国家实行了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政策,主要人群是农村居民中 独生子女父母 或二女户的父母,年满60周岁后,每年享受960元的奖励。
当独生子女父母年满60周岁后,可以申请领取一次养老补贴,补贴金额一般在1000到5000元左右。独生子女教育补贴。
自领取《独生子女证》起,直至子女14周岁止,每月可以领取由夫妻工作单位或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发放的独生子女保健费,每月5—20元不等。
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
1、法律分析:确认承包权。1980年前后将土地经营、使用权包产到户,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长承包时间。1984年起将承包时间延长到十五年,然后再延长三十年;确立承包原则。
2、新中国三次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分别为:1949-1952年的土改,1978-1984年的“大包干“,1997-1999年落实“三十年不变“的延包政策 。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开始,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不变。
3、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在1998年前后开始实行农村土地30年不变政策的。1997年国家出台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政策,要求在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再延长承包期三十年不变,即从1998年开始到2027年止。
4、”农民个人的土地私有逐步转变为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按劳分配。农民土地所有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土地集体所有制。
5、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创新变革—稳固调整—动态稳定—全面深化”4个阶段。
90年代三农问题的原因
1、中国三农问题的产生和形成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以及农民权益保障不足,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包括推进农村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等。
2、根源就是城乡二元体制。国家大力支持城市发展,甚至前些年把农业税,也就是把农村的钱用了发展城市。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而这种二元体制限制农民的流动,农民收入不高。进而产生农民素质,子女就学等系列问题。
3、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原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没有九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中国的小康。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农村。农民富则天下富,农民稳则天下稳。农业强,则天下强。
4、三农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历史原因。近代中国,国力衰落,战争不断。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是也受到一定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又一次得到发展,但现在又遇到新问题。
5、问题一: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计划经济加二元体制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 工业和农业存在着“剪刀差”。城镇和农村由于历史原因自然形成了差别。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密木堂赞同其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Bear1023@189.cn,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