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和八卦有什么关系,易经中的五行八卦
易经中的五行八卦
八卦和五行一一对应 《易经》中的五行八卦对应了八种物质,即乾卦为天,坤卦为地;震卦雷,巽卦风;艮卦山,坎卦水;离卦火,兑卦泽。但这八种物质实际上就是五种物质,为什么这么说呢?还要从这八种物质的本源说起。 首先我们来看艮卦,艮卦代表了山,五行属土,这就和坤卦代表的地一样都是五行中“土”的代表,因此艮卦就可以由坤卦来代表,即“土”的代表。其次是震卦,震卦代表了雷,它和巽卦所表示的风同属五行中的“木”;而兑卦代表的泽和坎卦所代表的水显然象征了五行中的“水”。 这样一来,八卦就一并归纳成了五个卦,并和五行一一对应了。但这并不等于《易经》中的八卦和五行就此可以划等号了,他们有共同之处,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除了五行八卦之外,《易经》还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象数和义理的理论。
五行和八卦有什么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密木堂赞同其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Bear1023@189.cn,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