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的特点_鸢的特征
本文目录一览:
鸢是什么动物
1、鸢指的是老鹰。鸢:古书上说是鸱一类的鸟鸢的特点;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鸢的特点,外形与鹰略同。也有风筝的意思。鸢,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
2、鸢是指一种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鸢的生活习性:鸢是一种肉食性的类群,通常在峡谷内觅食,一次生1~3颗蛋,小老鹰会驱赶同伴,或者吃掉同伴。
3、鸢又叫黑鸢、老鹰、鹞鹰等,是中型猛禽,体长54—69厘米,体重684—1115克。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蜡膜和下嘴的基部为黄绿色鸢的特点;脚和趾为黄色或黄绿色,爪为黑色。
4、鹰科(Accipitridae)鸢亚科(Milvinae)、白尾鸢亚科(Elaninae)、蜂鹰亚科(Perninae)多种猛禽的通称。典型的鸢,体较轻,头小,脸部分裸露,嘴短,翅和尾狭长。许多种类见於全球的温暖地带。有些鸢以昆虫为生鸢的特点;另一些种类主要食腐肉,但亦吃齧齿动物和爬虫类;还有少数种仅吃蜗牛类。
鸢的特点
鸢属隼形目鹰科,喙黑色,跗跖暗黄绿色,爪为黑色,上体暗褐色,下体棕褐色,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飞行速度缓慢,翅膀扇动的幅度大,可长时间滑翔,飞翔姿态优美。捕捉鼠、野兔等各种不同大小的动物,动作敏捷,灵活又凶猛。常见于山村林地、城郊居民点附近。它的眼睛构造非常独特。
有时在高空翱翔时,将两个翅膀平伸不动,如同悬挂在空中一样,所以在农村中,人们常常利用这一特点,将鸢的尸体或者仿造的模型挂在高高的篱笆上,用来吓唬来到田地中偷食的麻雀等小鸟。
鸢的外形特征:鹰科:喙切缘具弧状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通常被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善于在高空持久盘旋翱翔。鹰亚科:胫和跗蹠长度差不如后爪长,也就是跗蹠部较长。而鵟、雕、鸢均胫部较长,跗蹠较短。黑耳鸢:上体暗褐色,头顶至肩部有褐色羽干纹。
它是食肉类动物;它是寿命最长的鸟类;繁殖期喜欢在空中飞翔并鸣叫;视力相当敏锐,肌肉非常有力;一般在昼间活动,多栖息于山林或平原地带。老鹰(学名:Aquila),也叫鸢,是小型猛禽,与一般鸟类不同,雌鸟体型往往比雄鸟更大。
黑翅鸢上体蓝灰色,眼周围和肩部大部分羽毛为黑色;下体白色,有深棕色和暗褐色纵纹;嘴黑色,脚黄色。常单独飞翔于田间、疏林或草坡上空,有时停息在树梢或电线杆上,以鼠类为食。雌雄共同筑巢、孵卵和育雏。
黑翅鸢有哪些特征?
1、黑翅鸢属共有4种鸢的特点,代表物种黑翅鸢鸢的特点,身长35-38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197-343克,两性相似。眼先和眼上有黑斑,前额白色,到头顶逐渐变为灰色。后颈、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蓝灰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后缘,次级和初级覆羽蓝灰色,初级飞羽暗灰色,外侧7枚具黑色尖端。
2、分类:鸟纲、隼形目、鹰科、黑翅鸢属 描述:体小(30厘米)鸢的特点的白、灰及黑色鸢。特征为黑色的肩部斑块及形长的初级飞羽。成鸟:头顶、背、翼覆羽及尾基部灰色,脸、颈及下体白色。唯一一种振羽停于空中寻找猎物的白色鹰类。亚成鸟似成鸟但沾褐色。虹膜-红色鸢的特点;嘴-黑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3、黑翅鸢[1](学名:Elanus caeruleus)是隼形目鹰科的一种中型猛禽,外表很酷,具有高超的飞行和滑翔能力,振翅空中悬停的绝技更是鹰科中独一无二。特征是有黑白分明的羽毛,明亮的红眼睛,腿部黄色。主要以田间的鼠类、昆虫、小鸟、野兔、昆虫和爬行动物等为食。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也不代表密木堂赞同其观点。 如有侵权请联系Bear1023@189.cn,提供原文链接地址以及资料原创证明,本站将会立即删除